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甲型肝炎和食物中毒
健康教育处方(2)
甲型病毒性肝炎(俗称甲肝)和食物中毒都是由于饮食不洁引起的常见消化道感染性疾病。易在人群聚居的场所如幼儿园、学校、工厂等传播、流行,严重影响人体健康。
甲肝感染后,可导致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乏困、皮肤和巩膜黄染、肝脏肿大、肝功能异常等症状;食物中毒胺中毒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、有毒动植物中毒、化学性食物中毒、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等,除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等消化道症状外,还可引起头昏、头痛、乏力、谵妄、昏迷和一些特异表现如皮疹、口腔粘膜的改变等。
甲肝和食物中毒的预防,饮食服务行业应加强防范,严格执行食品、饮食卫生“五•四”制,确保就餐者吃到干净、卫生、放心的食物。
作为就餐人员,应做到以下几点:
1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、饭前便后要洗手、勤剪指甲、不随地吐痰、不乱用别人餐具、餐具用钱要用开水冲烫。
2、坚决不到“三无”摊位“无经营许可证、无卫生许可证、从业人员健康证”进行就餐,不使用“三无”(无商标、无厂址、无保质期)袋装和盒装食品。
3、生吃食品要干净、须经“冲、洗、刷、烫”,瓜果洗净食用前要高浓度糖和盐水浸泡半小时以上。
4、剩饭剩菜要高温加热,不食隔夜饭、菜,不吃霉烂、变质过期的食品。
上一条: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 下一条: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
【关闭】